第405章 兖州战后清算(1 / 2)

随着时间进入夏天,整个大明与周边的国家皆进入到了最忙碌的季节,大明北方忙于收割小麦、玉米与土豆,而南方正忙于给水稻除草施肥并收割玉米。

西北的山西、陕西与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直隶,再次经历了一个大旱之年,好在这两年相对耐旱高产的红薯、土豆与玉米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

虽然小麦产量依然较往年减半,但有了这些高产的作物,便能勉强渡过一年,来年再多多播种新作物,交完赋税地租,就不太愁吃的了。

这些地方除了因三大新作物的出现,慢慢看到了解决温饱问题的希望外,由工部主导的水泥路修建计划,也解决了一部分沿线农民的收入问题。

为了保证农民工最低工钱不得低于三十文一天,而工时不得超过十小时每天,同时也为了确保工钱能及时发到每个人的手上,朱由校派了不少东厂的人去各条水泥路修筑地点不定时暗访,一经发现违规,五倍惩罚承包商,其中三倍返还给农民工,两倍给跑腿的东厂番子。

面对科道言官对东厂番子的弹劾,不好意思,朱由校正愁西南地区缺乏大量的儒学普及工作者,只好将这些人一如既往地送过去了。

当然,朱由校也不是对所有的弹劾皆是如此处理,对于那些故意为难承包商与干扰工地作业的番子,朱由校也丝毫不会客气,重则直接斩杀,轻则流放辽东戍边。

至于监督东厂番子的人,除了科道言官,还有锦衣卫与内卫。

除了大明南北各自为了各自的农事忙碌外,蒙古高原上的蒙古人也都忙于放牧与囤积牧草,去年冬天的白灾可是个十分难熬的日子,不仅死了不少牲畜,也死了不少牧民。

建奴那边,自从春耕被明军的春季攻势大受影响后,在转移到潭州与忽儿海河流域后,马上脱下身上的铠甲与战衣,投入到春耕之中,种小麦或许来不及了,但好在有玉米与土豆这两种新作物种子,还能指望着秋天能有所收获。

在其它地方忙于农事的时候,兖州府中郓城、巨野、嘉祥、济宁、金乡、鱼台、东平、汶上、宁阳、滋阳、邹县、曲阜、滕县等受徐鸿儒造反祸害严重的州县,在起义被镇压后,不说春耕没了,连夏收都错过了。

面对着战后破败的兖州府,新任兖州知府杨嗣昌除了安排其它受影响较小的州县继续夏收外,剩下的事情全都放在战后尸体填埋、破损房屋修建与灾民救济上面。

自从重修曲阜衍圣公府的题本在京城引起轩然大波后,杨嗣昌不仅被内阁下行文警告,也收到了同乡兼父亲好友李长庚的长篇私信批评,让他将心思都放在兖州救灾的事情上,别管曲阜孔家的事情。

面对内阁与世叔的批评,杨嗣昌不得不将兖州府施政的重点放在灾后重建上面,好在户部尚书是山东人毕自严,以及领户部事的内阁大臣是自己的世叔李长庚,所以救灾的钱粮并没有短缺过。

这也许就是朝中有人好办事的最好演示吧,而这也是朱由校任命杨嗣昌先去兖州负责地震救灾,紧接着直接任命他为兖州知府的重要原因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