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本身在此就已经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希望,如果再能有一场大胜,便能彻底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
这场大胜,光靠徐达一人很难。
并非是信心的原因,而是双方兵力的差距。
他不怀疑徐达最后能够带回来一场胜利,但那不够酣畅淋漓!
他要的是绝对优势的碾压!
以少胜多,兵力劣势情况下的碾压!
他要让那嘴硬的乾隆认清现实!
“明白了!”
“不过末将不需三千兵马,两千足矣!”
常遇春瞬间明白了老朱的意思。
但他也同样担心老朱自己这边。
项羽入了关,徐达在山海关正面迎战,他再一走,留下的兵马再不多。
不出乱子也就罢了,只要这关外之地有人心怀不轨,老朱都可能有危险。
“两千?你是在瞧不起关外的那些清军,还是在瞧不起咱?”
“怕咱有危险?”
“这你大可以放心,手边有一千兵马,这天下可没人能留得住咱!”
老朱敏锐的察觉到常遇春的担忧。
可他是什么人?
在成为皇帝之前,他首先是个马前卒,还是个勇武过人,于战场上厮杀过无数回的武将!
死人堆里都爬出来过不知多少次,还会怕区区乱子?
再者说了,若是连这些并无多少敌意的满人都镇不住,那他老朱也就别提完成挑战的话了!
“伯仁,你不必想那么多,当下你唯一的任务,就是凿穿敌阵。”
“丑话说在前头,兵马给了你,若你不能给咱带来一场大胜,等回来咱可不饶你!”
话音未落,常遇春已然抢过话头。
“回来?陛下放心,若不能带回一场大胜,那末将便将自己的脑袋丢在战场上!”
开玩笑。
这三千兵马可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精兵,以及他们与江东子弟兵还有所不同。
项羽的江东子弟固然精锐,但他们不会熟练火器的使用,也不知面对火器之时该以怎样的手段战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军精锐在正面战场上,的确是要更胜一筹的。
不管是兵器、铠甲,还是对这个时代战场的了解。
带着这样的三千精锐,若是还不能在第一个照面直接凿穿敌军大营,那常遇春觉得,自己也没脸活着回去了!
明军在这一刻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接下来的画面,在天幕之外看着更加直观。
海兰察的确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出关之后并未停下脚步,直至关外十里才停下脚步开始扎营。
这意味着,他与徐达几乎是贴脸的状态。
看到这般状况,关内的傅恒只能一拍脑门。
真的要出事!
可即便他觉得关外一战无比危险,胜算无限趋近于零,他也不能出面阻止,更不能强行调海兰察回来。
否则消息传回去,乾隆定然以他怯战为由,直接下了他的乌纱帽!
到时候,这边关之事都由海兰察一人做主,那可能就真要成为大清亡国的开端了!
“传令,除却守军与巡逻将士之外,所有人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出战!”
他不能阻止,只能尽可能的做好补救措施。
只希望海兰察能有些能力,别跟个琉璃一般,看似华贵,实则一碰就碎。
否则他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