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出征(1 / 2)

大战将至,战前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全面铺开。那规模庞大的六十万大军,断不可同时出动。

其中,负责进击辽国的四十万大军决意从西夏国境内进发。

两国接壤,距离极近,如此方能以最快速度抵达战场,抢占先机。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调动与集结,实非易事,所费时间难以估量。

每一个环节都需精心谋划,确保无虞。

余下的二十万大军则从汴京城整装待发。

各地都护府早已完成兵力集结,只待汴京一声令下,便会即刻踏上征程。

他们犹如蓄势待发的利箭,只等离弦一刻。

面对这场即将来临的对外战争,尤其是针对辽国和金国,国内民众非但没有反对之声,相反,众人请战热情空前高涨。

往昔,辽国和金国如贪婪之饿狼,不断蚕食大宋领土,肆意掠夺百姓财物。

彼时宋朝朝廷腐败无能,面对百姓遭他国侵略,竟袖手旁观,任由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但如今,局势已然天翻地覆。

武文彬建立的华国,生机勃勃,断不容他国再肆意妄为。

故而,此次出征得到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

百姓纷纷慷慨解囊,捐赠粮食、物资等,热情似熊熊烈火,难以阻挡。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一月已逝。

此日,清晨阳光温柔洒落在朝堂之上,为整个朝堂增添了一抹格外的庄严肃穆。

早朝上,武文彬郑重宣告:

“出征!”

这两个字恰似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让整个华国都为之振奋。

早朝刚毕,满朝文武百官便簇拥着武文彬来到城外,为即将出征的将士们壮行。

此次出征,无疑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战争,其凶险程度可想而知。

这绝非一场简单的战斗,而是一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激烈较量。

在这场灭国之战中,敌人的抵抗情绪必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武文彬立于城楼之上,极目远眺,只见眼前大军兵甲林立,闪烁着寒光的兵器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军容整齐划一,气势恢宏磅礴,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他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那豪迈之情如汹涌波涛,仿佛已看到胜利的曙光在远方闪耀。

他深知,这些将士们即将面临巨大压力与挑战。

前方道路充满未知与艰险,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为了国家荣耀,为了百姓安宁,他们无所畏惧。

“将士们!”

武文彬高声呼喊,声音如雷鸣般响彻云霄,雄浑之声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此去,或许再难归来;此去,或许数月乃至一两年都无法回到家乡。然而,此行乃是为弘扬我国威,保护百姓,此乃功在千秋之役!你们,将被世世代代之人铭记!这场战争,必将载入史册,受后人敬仰!”

“辽国和金国,十几年来不断屠杀我汉族百姓,侵占大量我之土地家园。此次出征,你们不仅为自己而战,更是为千千万万汉族百姓而战!”

武文彬之话语充满力量,每一个字都如重锤敲击在将士们心上,激励着每一位将士的心。

此刻,所有将士都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他们深知,此役关系国家兴衰荣辱,关系百姓幸福安康。

他们愿以生命扞卫这片土地,守护家人与同胞。

他们眼神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那是对胜利的渴望,对国家的忠诚。

似是感受到数十万将士一心求战的激昂斗志,武文彬脸上露出满意笑容,微微颔首,表示赞许。

那笑容中满含对将士们的信任与期待。

随即,他从身旁皇后童飘云手中接过那碗壮行酒,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心。

“将士们,此去,必归!此战,必胜!”

武文彬之声铿锵有力,仿佛能穿透云霄,直达九天。

他高举酒杯,一饮而尽,以行动向城外数十万将士表明自己的决心与信心。

城外数十万将士听到武文彬之话语,纷纷端起酒杯,效仿武文彬,将酒水一饮而尽。

他们眼神充满坚毅与果敢,深知此役之重要性,亦知胜利之意义所在。

那一杯酒,不只是壮行之酒,更是他们对国家的誓言,对百姓的承诺。

随后,数十万将士齐声怒吼:

“必胜!”“必胜!”“必胜!”

这三声怒吼如雷贯耳,震撼人心。

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力量,让整个汴京城为之颤抖。

那声音仿佛能冲破天际,能让心怀敌意的人闻风丧胆。

此时,就连站在武文彬身后的一众文臣,也被这股气势所感染,失去往日淡定从容之态。

他们面色涨红,热血沸腾,跟着一起高呼必胜。

他们的声音虽不如将士们洪亮,但却满含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深热爱。

今日出征,汴京城百姓自发前来为将士送行。

他们挤满大街小巷,眼中满是期待与祝福。百姓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坚定,相信这些英勇将士定能凯旋而归。

听着数十万将士的山呼,百姓也举起手来,激动不已地跟着高呼必胜。

他们的呼声如海浪一般,一浪高过一浪,表达出对军队的支持与对胜利的渴望。

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为将士们奏响一曲激昂战歌。

武文彬看着眼前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他深知,这场战争不仅关乎国家生死存亡,更关系到每一位百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