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渊心中一凛,他跟随李国忠多年,岂会不知道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略做思索后,缓缓开口道:“陛下,贺王才思敏捷,对于学问、诗词、书法皆有独到见解,在诸位皇子之中独树旗帜。其待人接物,温文尔雅,在诸多大臣中颇得人心。”
李国忠闻言,不由微微点头。
然而,邓渊接着说道:“但治国理政非靠文采风流。臣观贺王,在处理朝堂政务、治理地方民生这方面,能力有些欠缺。”
李国忠听后,脸色有些不好,说道:“朕观贺王在处理政事之上,还是可圈可点的。虽说有些事情办得糙了些,可这归根到底也就是经验不足而已。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经验缺乏,还是可以学习弥补的。”
“当年,朕刚接触朝政的时候,懂得也不多,不也是一步步走过来了。”
“如今,贺王虽在理政方面略有不足,但他聪慧过人且一心向学,只要给予机会,必能在治国理政上有所建树。况且贺王身边不乏忠心耿耿且富有经验的人辅佐,假以时日,定能将不足之处补全。”
邓渊抬头看了一眼李国忠,真想说一句:陛下,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你啊!
之前,李国忠迟迟不立太子,满朝文武内心都非常着急,只是慑于李国忠的威严,不敢多说。
今日,李国忠主动谈起了太子问题,这让邓渊非常开心。
看来,陛下终于意识到自己年事已高了。
只是,李国忠竟然要立三皇子为太子,这不行啊!
如果三皇子能力不错,这也没什么,毕竟,特殊时期,立贤也不是不可以。
偏偏,三皇子不是这块料。
立一个文艺太子,这个大魏还想延续吗?
如果是太平年间,遇到这样的太子,邓渊绝对是双手赞成。
不仅是他,其余的诸多朝臣也会赞同。
但是,现在不是太平年间啊!
现在是大争之世。
南方的唐王,野心勃勃,一统天下之心,众人皆知。
北方的晋国,同样也不差。
尤其是晋国太子,李继义,和其父一样,是一个好战分子,经常带兵袭扰大魏的北疆。
此外,近年来,草原上的异族也不安分。
这样的局势下,怎么能立一个文艺皇子做太子。
他直接搬出了一个李国忠很难拒绝的理由,说道:“陛下,如今康王(大皇子),福王(二皇子)皆在,若是直接略过两位皇子,恐难服众。”
“如今这天下局势未稳,各方势力皆对我大魏虎视眈眈,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朝局动荡。”
李国忠听了邓渊的话,心中暗自思忖:老三确实不错,为人敦厚、孝顺,经常入宫来看望自己与皇后。
可邓渊所言也不无道理,嫡长子继承制的观念深入人心,轻易废长立幼,难免会遭人口舌,引发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