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救助(2 / 2)

陈秀英倒是想的很开。

看见女儿如此乐观,作娘的该提醒该警告的都已经做足,还有什么话可说的。为人母者,不都希望子女平安喜乐,一生无忧么。

大姑娘既然如此喜欢袁牧,那就只有成全他们两个了。哪个母亲能拧过自己的女儿呢?其实拋开袁牧的家庭因素,单看这个人,陈母也不得不承认,袁牧的确是一个姑娘值得托付的良人。

两人成亲后这两三年,好像那些亲戚只是礼节性的书信往还,并没有什么事来麻烦他们,陈母一直有些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才刚把心放下,事儿就来了!

袁牧与陈秀英的小动作,袁野尽收眼底,双眉微微一轩,暗暗叹了口气,媳妇儿,终究是外姓人啊,养不家的,到底做不到与丈夫一心一意,同心同德。重生以后在心底深处聚集的那个念头愈发坚定了几分。

袁野看着愁眉不展的父母,晒然一笑道:“爸,妈,刚才的话,别太当真,我吓唬你们的,有点夸大其辞了,放心吧,没事儿的,没事儿的,大家要相信,我们袁家一定会度过这道难关,迎来更美好的明天的。这些钱就交给二表姐,都带回去吧!”

最后关头,还是小儿子干净利落地给袁克成拍了板定了案,不用再七想八想了,先救老家的人要紧,周济亲人摆到了首位,全家人都长舒了口气。

哎,且不论结果对错,思考这样一道人生的选择题,真的是很摧残人的大脑呀!

袁克成宣布最后定案,道:“就依小五的话,玉凤,你就把这1100块钱带回去,分给大家。”

刘玉凤哽咽着嗓子,半天说不出话来,两眼蕴着泪水,半晌站起身,深深地低下头去,给袁家鞠了个躬。

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袁野一把扶起二表姐,叹道:“看情况,老家的这场灾难很厉害呀,要不,爸,你再去找几位东北的叔叔伯伯们,再借几百,多多益善……“

袁莉有些不舒服,气鼓鼓地说道:“那起房子还有小卖部就……就这么完了!”

无怪乎她自私,她渴望能过上好日子,她渴望天天吃肉,她渴望穿新衣,她渴望穿新鞋,可这些都需要钱啊。

袁野笑嘻嘻地点了她的鼻子一下,道:“哎,谁说的,叫他出来,不打死他,我就不姓袁,袁莉,你瞎想什么呢?这还没影儿的事儿呢,看你,都快哭了,小妹,放心,不会这样的,绝不会让你伤心的,关于家里新房的事情,我也想过了,大姐手上有钱,要不先找大姐先周转一下……”

袁朝嘁了一声,不屑地说道:“做你的春秋大梦吧,谁都知道大姐手里有钱,可是他们家那个老妖婆眼睛像装了雷达似的,看的非常紧,大姐只是个图书管理员,却不是工厂的会计师,明白吗!”

袁朝所言不虚,因为袁茵肖军两口子成婚之后一直与肖军父母住在一起,他们吃住都在老婆子家,花钱的机会很少,加之这几年市一棉纺的效益很好,肖军作为供销科常年跑外勤的科员,各种福利补贴不老少,所以袁茵能攒下许多钱。

但这些钱,袁茵却不能乱花,月月的奶奶看管的十分严格,你拿钱给肖军买衣服,她不管;你拿钱给月月买玩具,她不管;你给自己烫个头,她不管;一旦你要是将钱给了娘家,她当场便会发作,大闹一通,整个肖家都不得安宁,袁茵也狼狈不堪,其结果是从此以后,袁茵再也不敢明着给娘家钱物了。

袁家人都知道,所以袁野的提议一说出来,都现出失望之色,纷纷摇头,此路不通!

倘若这就是袁野的解决方案,那么,不提也罢。

袁野遍撒宽心丸,道:“你们放心,我一定会让大姐正大光明地将钱借给我们袁家,还叫那位亲家老太太抓不住任何把柄,没话说,你们且等着吧,至于借的钱拿什么去还,正好,你们也大可不必着急上火,我前几天又写了几篇文章,稿酬也快来了,估计大几百总有吧,就在这些日子,大家都宽宽心,我们袁家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陈秀英听着袁野自吹自擂的话语,微不可察地撇了撇嘴,对小叔子的话大不以为然。

就他这样的,写了几篇文章,尾巴就不知道翘到哪里去了,还找袁茵借钱,还正大光明,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

等着吧,有热闹可瞧了,我倒要看看小叔子怎么去借,有天大的本事,你尽管去借,只要不找我借钱就成。

大家将信将疑地听从了袁野的劝告。其一,近些时日袁野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经济上对袁家贡献良多,在袁家的威望日重,经济基础决定话语权,这是不错的;

其二,袁野此话说的信心满满,袁克成基于近来他的良好表现,有很大理由相信小儿子,不相信都不成,他暗自思虑了片刻,走一步看一步吧,倘若到那时袁野只是打嘴炮的话,再想其他折,也来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