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辽东讲武堂建成也有三四年了,目前已经为辽东培养出了一批中层军官。
每逢冬季,辽东军中军候之上的军官,都会前往讲武堂受训,学习兵法韬略。
初期学员主要以《三十六计》为主要学习教材,要求能够对36计了如指掌,最起码要学会生搬硬套。
不同的兵书面向不同的人群,如果用《孙子兵法》来培养将领,培养出来的可能有九成以上都是庸才,只有不到一成能成为合格的将领,极少数能够成为出色的将领。
而使用《三十六计》这样浅显易懂的兵书来培养将领,虽然很难培养出出色的将领,但却可以培养出一批一般化的普通将领。
这样的将领,或许没有很出色的能力和临机应变的水平,但却能够生搬硬套一些计谋,也不那么容易被一些简单的计谋算计。
有勇有谋的出色将领毕竟少之又少,能有这样的一般化将领,带领着一支精锐兵马,再由高明的统帅统领,出色的军师谋划,就已经是最合适的搭配了。
当然,对于那些表现出色的好苗子,则可以继续深入学习其余兵法,比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纪实》,又或者武经七书等。
短时间内虽然不能培养出许多卓越的将才,却可以培养出一批勉强合格的中下层将领。
而且,这些培养出来的将领,都是以陆诚这个讲武堂院长马首是瞻,接受过深入的思想教育,忠诚度绝对可以保证。
黄埔和小站练兵,都有可取之处。
视察完军备、讲武堂,陆诚又巡视了一下各地的学堂,以及各地兴建的养殖场,海边的捕鱼场等等。
说起来,如今的辽东畜牧业、养殖业都发展的很不错,即便是普通将士们,也能够隔三差五的吃上一顿肉,每天都有一碗肉汤补充营养。
就这样的生活条件,放眼天下,绝对没有那个诸侯能够供养得起。
别说是十几二十几万的大军,就算是三五千兵马,要时不时的吃上肉都是天方夜谭。
而且,陆诚注重养殖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再过几年,天下就会迎来一波又一波的蝗灾、旱灾、瘟疫,各种天灾不断,导致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岁大饥人相食”史书上轻飘飘的几个字,可能就是数百上千万百姓的性命。
因此,整个辽东不仅储备了大量的粮食,肉类、鱼类,还养殖了大批量的鸡鸭,为将来消灭蝗虫做准备。
十一月,董卓在洛阳自称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全无人臣之礼,嚣张跋扈至极。
且西凉铁骑本就是一群骄兵悍将,在京师肆无忌惮的劫掠财物、妇女,搞的京师天怒人怨,百姓苦不堪言。
中平六年末,袁绍起兵渤海,袁术起兵鲁阳,各路诸侯纷纷响应。
与此同时,辽东太守陆诚响应号召,出兵辽东,与天下诸侯共讨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