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读书人倒也没有讽刺谁,他只是认真的阐述出自已的想法。
大夏精锐高歌猛进,覆灭拜占庭帝国和大食国,这样的成功固然令人惊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疏忽大意。
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毕竟他们想要金榜题名,想要考中科举,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
他们需要面对巨大的竞争,因为每次科举,都有大量的读书人参与其中,但最终录取的名额却并不多。
最起码相较于参考的人数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读书人能做的,也就是全力以赴提升自已的学识。
现在的大夏就是唯才是举,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什么背景,如果他们能力不行,他们没有足够的才华,就不可能身居高位。
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一旦消息传到樊虎面前,樊虎绝对不会手下留情,这就是樊虎的态度。
他要捍卫的,是整个大夏的利益,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利益。
或许这其中有人跟随樊虎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功勋,但他们却没有自知之明,他们不能摆正自已的位置。
他们觉得自已现在成了达官权贵,就能高高在上,欺压百姓。
这注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樊虎也不会接受。
在这样的事情上,樊虎必然铁面无私。
因为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他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安抚百姓,那人心怎么可能稳定下来?
百姓要如何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