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嬴宏有涉及贝勒尼基三世为自己塑造巨像的事,也就是说如果贝勒尼基三世之后食言,嬴政再对托勒密国降罚也不是不教而诛了,嬴政也就不用再惦记着自己的巨像了。
有了嬴宏兜底,娜菲迪利也就不用再每天追进度了,只要等着大秦国企商队带来嬴宏绘制的嬴政的画像、塑造图册和工技册就行了。
其实塑造巨像并不难,若用熔铸煅接之法,短则几个月,长也不过两年,托勒密国就能完成嬴政的二十米的巨像塑造。
但两年后正是大灾之年呀,嬴宏哪能让嬴政的巨像刚立起来就被震塌,况且这也不利于大秦帝国的统治。
所以是嬴宏故意拖慢了托勒密国塑造巨像的进度,先叫大秦国企商队带去图册,这就拖到七月份以后了,娜菲迪利等人再研究明白嬴宏用秦文写作的图册、工技册有需要至少一个月,这就能拖到九月份了。
届时托勒密国与罗马国的贸易交流也将稳定,贝勒尼基三世就要顺势先在申丞城设立银行,嬴宏按照约定也要分给托勒密国一部分印花税,这就又取走了托勒密国一大部分金银铜。
所以拖着拖着嬴政的巨像至少也要三年以后才能塑造完毕了。
嬴宏还怕嬴政误会,又专门去信向嬴政解释。
嬴政清楚其中利害,也就如常回信,没有多说什么。
在迁都事中,在政治上贝勒尼基三世和娜菲迪利是依靠着嬴政的威严才开始真正掌握权力,而在军事上,贝勒尼基三世依然要依靠秦军。
现在章平要在申丞城和亚历山大城之间来回奔波,贝勒尼基三世也就不可避免的要开始多接触冯敬。
冯敬为将悍勇,袭其父冯无择治军之法,善骑射,习突袭。
这就很不简单。
因为在嬴宏之前秦军没有马蹬,嬴政朝的骑兵也多是以侦查刺探为主,并不是以正军作战为主要。
在没有马蹬的情况下骑射也是一件极难的技术,可知冯敬也算是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
后嬴宏以突骑之战法两败匈奴,秦骑兵便开始演习突袭战法,冯敬便是在这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学会的统率突骑并熟用骑兵突袭。
只不过这次冯敬统率的军队里多是步兵,骑兵也不只有马,还有骆驼。
将领统军从来不止有作战这一项科目,还要养军、治军,要使军队时刻保持战斗力。
从统军镇守一方无失来看冯敬也确实是一位将才。
但冯敬也还有另一面,既为臣忠直。
若是在君之侧,守社稷之域,为臣忠直当然是好的。
可现在冯敬是在托勒密国统军,而托勒密国虽然名义上已经是大秦帝国藩王国,却还有很高的政权独立性,尤其统治托勒密国的还是外族。
在这种情况下冯敬的为臣忠直可就有点儿麻烦了,说简单点儿就是对人做事没有章平会拐弯,事事要先为秦争利。
这就难免要和贝勒尼基三世发生些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