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成河难得兄弟情深,平常打打闹闹就算了,自己真赚钱了,也想着兄弟一起赚钱。
“那你好好赚,多赚一点,等我混不下去了我再去投靠你,这样我就不用努力了。”
“滚。”
叶成江也跟着劝,“真的,阿海你还不如直接跟我们去开拖拉机。”
“开拖拉机能学到啥?真想赚钱,我还不如去学开大解放,三叔不就即将有现成的吗?”
“那你干嘛不去学,去年要是不进厂,你今年都能学好出来了。”
“看着吧。”
叶成海敷衍着,两人也都听出来了,就也没再说。
不过等他们走了,叶耀东又问了一下,他是真有啥想法还是只想先混着,叶成海这回倒是说真话了。
“我想先干一干,多积累一点经验,到时候自己弄一个维修点?或者做一下零配件?看吧,先做熟了,学好技术先,这样才不会被骗。你都不知道船厂有多忙,每天3班倒都生产不过来,订货都订不到,进口的也没那么好买,咱们自己能全面生产就好了。”
“挺有想法的,那你就继续干着,先苦后甜,现在这行业应该也是正在萌发的时候。”
“我先干着,摸索看看,实在混不了,吃不下这口饭,再去投靠三叔啊,三叔你到时候可别嫌弃我。”
“那不会,白捡的修船工,我干嘛不要。”
“好啊,有口饭吃就行。”
叶耀东觉得叶成海有这想法挺好的,虽然现在挣不了多少钱,但是只要懂得,有技术,熟悉行业的门路,自己也有想法,肯定差不了。
所以说,多出去看看才能开阔眼界,不然一辈子就待在村子里,能有啥想法?只能得过且过,随着大众,混口饭吃。
等吃年夜饭的时候,叶耀东也跟叶母说了一下,说叶成海想找城里的老婆,并不想找村里的,让她不用再折腾了。
“城里的?城里的能找我们乡下的?而且找哪里城里的?他人在省城,还想找省城的?该不是在做梦吧?”
“你这就瞧不起人了,怎么也是你的大孙子,你这就把人看扁了?”
“哪里,能找省城的当然好了,我这不是怕他找不到吗?谁好好的会找乡下小子?真能找到的话,那不也得把人当祖宗一样供起来?”
“那你管他,又不是让你把人供起来?不要瞎操心了,阿海有想法,你就随他去,等他二十五六岁还没结婚,你再催他都来的及。”
叶母嘟囔着,“就怕到时候高不成低不就……”
叶父道:“那也是他爹娘该操心的,你操心那么多干嘛?管好自己就好了,不然你一直插手,过不好,到时候还得怨你。”
“我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行了吧?”
“吃饭,吃饭,说这些干嘛,除夕快乐,大家干一杯,年复一年,年富一年,一年更比一年强。”
叶父高兴的立即举杯,“来来来,新年快乐。”
除夕一过,就是1989年了。
时光匆匆,一年过一年,叶耀东倒没觉得变化多大,但是跳过中间几年,回想1982年跟现在1989年,那变化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是真的一年更比一年强,年富一年。
不算固定资产,光手中流通的现金,他就有三百多万了,每年都在翻几倍的增长。
要是不买那些固定资产,他手中流通的现金那更是不得了。
叶耀东默算了一下都想躺平了。
但是人总是贪心,没钱的时候想着小康就行了,但是等小康了就想着中产阶级,等中产阶级了就想着再往上走。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
有了就想着更好的,有钱了照样还会想着赚更多的钱。
而且他也根本停不下来,现在可不是他说不干就能不干的。
凌晨两夫妻躺在一块的时候,就聊起来了。
不过,叶耀东也跟她说了,等过几年多招一点人才,他们就都能轻松一点,也能有多余的时间。
现在两人也不过才三十二岁,再过几年也还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等到祖国繁荣昌盛,他们自然就又有钱又有闲,也能到处看看祖国的大好山河,开始享受生活。
林秀清躺在他怀里,听着他说以后,也是满脸笑容,一脸幸福。
初二照例是回娘家,这几年阿清娘家村子里也早就知道他们一家鸡犬升天,每回叶耀东去,周围的邻居都围过来观看。
叶耀东照例带了一堆的烟,给大家一人派发两根,众人无不夸他的。
而他也找着机会,跟阿清的两个大侄子聊了一下这一年的状况,两人虽然都是新手,年纪也小,但是聊起大车来也是头头是道。
他心想着,等过几天先去把大车开回来,一路看一下,没啥问题,到时候就让他们开着大车,出发舟市。
到时候他也安排二三十个人直接坐到大车上,以防路上不安全。
等到了舟市,那就啥也不怕了。
反正他送货也都是在那个小地方跟周边,手头人手也多,有什么事也能一呼百应。
万一真修不来车,当地也多的是开大车的师傅,请人看一下也不是难事,他们反正又不是跑长途,不用太过担心走山路时,怕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情况。
而且就在一个地方送货,也简单,也能让两个小子积累经验。
这一年来,两个也没少跟着师傅跑长途,多少还能hold得住。
等从阿清娘家离开,他也定下了初七去省城开车。
初六是成河订婚,吃完喜酒就走,早点把事给安排了,到时候等十五过完就能离开。
离开前他都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许多事都得排上日程,去一趟省城,他估计都得耽误好几天,自然是越快去越好。
叶成河是孙子辈当中最早定亲的,自然也是得到了全家的重视。
刚过完年,家里就已经张罗起来了,该买的大件跟布置都已经在年前提前置办好了,等一过完年就开始布置了。
他们这三户人家都张灯结彩,桌子碗筷都已经提前租借了堆满墙角,就等到日子摆起来。
一个订婚他们就准备了18桌,整个村有一半都是亲戚,这还不算女方家,订婚并不请女方家的亲戚,只有女方一家人。
叶耀东拿出之前成河写的保证书,当时是说和陈秀妮结婚了,不需要他包红包来着,他琢磨着是现在裱起来送他,还是等结婚送……
这也没过几年,字迹都还清晰可辨。
林秀清见他拿出保存完好的纸条,也是忍不住发笑。
“你这纸条还压的挺平整的?”
“那当然,这可是要送给他的新婚贺礼,我特意夹在本子里头压的严严实实跟新的一样。算了,这回就不送了,让他开心的订个婚,等结婚了我再裱起来送他。”
“你还真打算不包人情啊?”
“当然了,我都送礼物了,我还包啥人情?你包不就好了?”
“好吧,人家包人情都是写一家之主的名字你倒好,让我包。”
“你不就是我们家的一家之主吗?”
“少来。”
林秀清笑着转移话题,“成河也是傻人有傻福,书不好好读,就缠着人家女同学,没想到还真让他娶回家了。”
“挺好的,说明这书也没白读,好歹读了一个老婆回来,很厉害了。”
“今天大嫂也找我说,让你帮忙安排一下,下半年把晶晶也弄去鱼罐头厂上班,我只说她书还没念完,不用急……”
她说这话也皱起了眉头,心里也是非常不赞同的。
“这不还在上初二?下半年才初三吧,明年才毕业吧?”
“是啊,她就是看秀秀下半年能去厂里上班,冬青去年就安排到厂里了,她有些坐不住,就想着反正也读不来书,早点去赚钱也好。”
等会再更一章,晚上喝了咖啡无比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