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文王神庙矗立在湖水中央,在神庙前的祭坛之上,一汪似乎永远不会干涸的泉水不断涌出大量清澈的泉水,然后通过沟渠进入湖中。
在击败了诸多蛮夷部落之后,也缴获了大量牛羊和粮食,可是依旧不够五万人食用。于是王卓开始抽调一部分人前去放牧、耕种,并且开始向其他的城市西域国家购买粮食。
这些胡人、蛮夷土著看到沙漠中突然出现这样一座广阔的湖水一个个震惊的目瞪口呆。
他生在王氏一族,原本应该是最虔信先祖的,但是自古以来,他们家中的教育都是不要狂热信奉神灵。要求自强不息,只有自助者,上天才会相助。而那些将一切都指望着上天相助,则是他们最为摒弃的。
所以看到这些人如此狂热,心中不是很认同。
天赐城的建设也非常顺利,那些蛮夷土著和胡人将修建天赐之城当做了一次神圣的事情。
五万人的吃喝不是一个小数目,原本公室迁徙是带来了不少粮食,可远远不够五万人食用,而王卓原本的食物也只够几千人吃。
有了湖水之后,这片戈壁滩的环境得到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干燥的戈壁滩开始出现植物,燥热的天气也因为湖水变得凉爽起来。
不过再想到这里乃是西域,周围都是异族,用这种方式收拢人心乃是最好的办法。
修建城市异常认真勤劳,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一座高两丈有余,方圆十里的雄伟城市就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城中最雄伟壮观的乃是文王神庙。
甚至你不让他参与,他还要以死明志。
在看到人口达到五万之后,王卓这才暂停了攻伐,开始修建这座伟大的城市。同时为了平衡人口,王卓再次写信回去,请求王恪向这里迁徙百姓。
只要一个命令,这些人就会去做任何事情。
虽然大雨已经停了,但是这片湖水还在一点点扩大,王卓看到这种情况后,在湖畔边开凿出来一条沟渠,将这里的湖水引出来。然后连接到原本的绿洲之中。
虽然这些异族一个个忠诚度极高,但是异族的人口比例太多了。现在这里所有的诸夏之人加起来,也不过七八千人。
虽然已经有两万多人在这片戈壁沙漠上开凿沟渠,修建城池,可是城市修建的速度依旧有些缓慢。
王卓看到这种情况,虽然心中已经有了预料,但是看到这种情况依旧感到惊讶不已。
王卓接下来开始在这座湖水旁边修筑城池,所有胡人、蛮夷土著在得知这件事情后,不用王卓催促,立刻强烈要求参与。
胡人和诸多土著蛮夷也开始信奉昊天文王,并且尊奉大乾皇帝陛下为天神子嗣,王卓为天神使者。
于是就有不少胡人、土著蛮夷向王卓请示,他们愿意帮忙招揽更多人前来。
王卓想了一下,就同意了,不过他并没有全部指望这些人。王卓从土著蛮夷中挑选了一些人,让这些人协助修筑城池后,然后开始带着羽林卫向更远的地方进军。
这座城市也被称为天赐之城。
——
天赐城的文王庙是西域文化政治宗教的中心,两千年以来,西域各族人民都团结在文王庙之下,充分体现出了各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里是西域各族儿女的浴血奋斗的历史,它谱写出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古代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皇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