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北京郊外的太庙,可谓是人山人海,原本大明皇家祭祀是不允许百姓围观的,周围都会有大批京营兵马进行警戒。
可是这一天,崇祯帝在内阁大臣的建议下,准许百姓围观,顿时北京城以及周边各地涌来了十几万百姓,哪怕京城的驻防营将士奋力维持秩序,也无法阻挡百姓的热情,整个太庙周边可谓是人山人海。在太庙之外围观的百姓,都为自己能够赶上这场天下盛事而感到兴奋不已。
装备部尚书荀景云也说道:“三个月之后,朝廷的赋税也能再积累一些吧,到时候继续供应前线就是了!”
宣读完祭文之后,崇祯帝在礼部官吏的引领下,开始继续下一个环节,只是此时崇祯帝心中忽然一动,想到刘衍已经是公爵了,如今攻灭了满清,朝廷要如何封赏??难不成还要给刘衍封王不成??
此时崇祯帝心中暗道:“苍天护佑我皇明,在国事即将崩坏之时,大明得到了鲁国公这样的忠臣良将!只是,这将来之事……,朕又要如何应对,如何处置?”
崇祯帝心中没有主意,索性顺其自然好了,大明能有今日的盛况,已经是几年前的自己,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了,自己还能有什么奢望呢?
这天凌晨时分,崇祯帝的銮驾就已经从皇宫出发,前往郊外太庙。
于是崇祯帝便不再多说,此时心中也明白眼下的局面,大明的权柄已经尽数被刘衍掌控,由内阁进行运作,自己只要能坐稳皇位就好了。
“这是什么意思??”
“现在财政部可以从各地抽调部分钱粮,西北的流民随着北上瀚海都护府,所需的赈济也减少了许多,瀚海都护府那边也可以进行以工代赈,又能节省部分钱粮.”
“.所以,以目前朝廷的财力状况,阁老想要出兵拿下朝鲜,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最多三个月!”
身为大明财神爷的岳明只是说“要勒紧裤腰带”,并没有说大明财政供应不了,这就意味着攻打朝鲜之战还是可以干的。
随后崇祯帝问道:“如此,朝廷可还有钱粮供应大军继续作战?”
财政部尚书岳明正在给众人一笔一笔的算账,此时众人的脸上都很凝重,毕竟刚过了几年宽裕的日子,眼下又重新回到以前苦哈哈的时候了,众人的心中都有些接受不了。
崇祯帝顿时被吓了一跳,瞪大了双眼看向崇祯帝,一旁的王承恩也紧张的攥着双手,害怕自己真的听到什么惊天的话语来。
之后,崇祯帝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走完了剩下的流程,这场太庙祭祖也差不多就要结束了。
陈新甲见状也明白了缘由,急忙说道:“此番我王师出关收复辽东,朝鲜国竟然出动二十多万兵马支援满清,甚至甘愿将这二十多万精锐整编为满清的朝鲜八旗,给我王师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和伤亡,所以阁老准备在稳定了瀚海都护府和安东都护府之后,便率军东进,准备攻灭朝鲜国!”
岳明一边翻着手中的卷宗,一边在旁边的算盘上噼里啪啦的计算着,好像是地主家的账房先生一般,过了一会儿便算出了一个数字来。
崇祯帝思索再三之后,便对身边的王承恩说了自己的想法,问道:“大伴,你说朕应该怎么做?”
而太庙外面聚集的十几万百姓则是意犹未尽,当崇祯帝从太庙出来的时候,又是一阵山呼海啸的欢呼声,直到崇祯帝的銮驾离开太庙,朝着北京城的方向渐行渐远,欢呼声才逐渐平息。
就在崇祯帝睡不着觉的同时,陈新甲、岳明、王文镇等内阁大臣也没有睡觉,而是聚集在内阁官署内议事。
虽然由于时间仓促,以及朝廷财力的窘迫,此番礼部准备的排场并不算大,但是今天却可以说是崇祯帝自登基以来最开心的一天,甚至要比李自成覆灭的时候更加高兴!
经过鲁国公刘衍率领的数十万国防军将士的浴血奋战,至此大明帝国面临的所有内忧外患全部覆灭!
不管是李闯、献贼,还是满清鞑虏、蒙古鞑子,在大明将士前赴后继的进攻之下,已经尽数被荡灭,大明已经浴火重生了!
九月初一,北京城郊外太庙。
“所以阁老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这还是透支将来赋税额度换来的时间。朝廷必须要兼顾民生,否则一旦今年冬天瀚海都护府和安东都护府的百姓出现饿死、冻死的情况,那谁还会响应朝廷的号召迁移过去?这可是关系到朝廷能否彻底占据草原、能否重新稳定奴儿干都司故地的关键,咱们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哪怕是阁老!”
此时谁都不说话了,因为岳明的话在理,众人此时面色凝重,都看向了陈新甲。
只见陈新甲苦笑着说道:“好吧,这个恶人还是我来做,给阁老的回信也由我来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