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份计划,大明国防军各部整体规划为三个作战集团,分为西路军、东路军和海路军三部,分进合击。
在开战后,西路军将从龙门卫出关,从西面扫荡草原上的蒙古各部,剪除满清的蒙古帮凶,从西面的草原直插辽东。
“如此算下来,大战所需钱粮,可节省六百七十多万银币、四百五十万石粮食。”
“扣除这些必要的开支后,朝廷能拿出来的钱粮,大概有两千零五十万银币,粮食一千八百万石。”
当然,其余各部也多少都会参与其中,商务部赚取钱粮支援财政部,民政部稳定地方、巩固大明内部,国土部收粮、开矿,为大明提供战争潜力,卫生部为大军将士提供足够数量的医官和药品,军情部和参谋部更是大战的主要配合部门,缺一不可。
“八十万将士的饷、粮草、抚恤和奖赏的银子,以及战斗中的各种消耗,两百一十万民夫每人每日五十文工钱的开销,这场大战就算打半年时间,朝廷也要支出至少三千七百多万银币,消耗粮食至少两千七百万石!”
“差了这么多??”
此时内阁议会大堂内只剩下刘衍和郑芝龙二人,刘衍笑着说道:“今日郑尚书大义疏财,本公心中甚慰。”郑芝龙笑着说道:“国家大事,下官自然要鼎力支持的。”
吏部、公诉部、督察部、工部、礼部等各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在大战期间决不能给朝廷拖后腿。
只见郑芝龙说道:“我郑家经营南洋,也积累了不少的钱粮,剩下的这几百万银币,下官还是拿得出来的。”
“那还差七百万银币、两百几十万粮食。”
众人纷纷抱拳说道:“愿与阁老同心同德,收复辽东、灭亡满清!”
的确,在刘衍的印象里,华夏上一次集结八十万以上大军进行的国战,应该还是隋唐两朝征讨朝鲜的时候。就连大明立国之处,明太祖派遣大将徐达等人北伐蒙元,明成祖的时候五征漠北,也没有如此规模的大军兵力。
听到这两个数字,所有人都是骇然变色,包括刘衍。
可以想象,以目前大明与满清的实力对比来看,此战是不会有什么悬念的了,满清必亡!就算是满天神佛来了,刘衍都会一顿火炮齐射给打回去,谁都留不住满清!
不过财政部尚书岳明面露难色,说道:“阁老,如此大规模的兵力,属下粗略的算了一下,以一名将士配备三名民夫来计算,朝廷需要征召两百四十万民夫,即便海陆军用海船转运补给,至少也要征召民夫两百一十万左右的民夫。”
海陆军将从天津卫扬帆起航,跨海投送兵力。刘衍给海陆军划定的登陆区域是辽东的金州卫、复州卫,从后世的辽宁半岛一路向内陆推进。
此时众人听完了刘衍的部署,看到了田辉叙、陈新甲拟定的三路大军的方略,虽然这份方略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比如各路大军的进军具体路线,民夫的集结地点,粮草补给的运送路线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的规划。
陈新甲说道:“另外民夫可以从山西、河南征召,那边的百姓很苦,朝廷可以以征代赈,五十文的工钱改为三十文,管饭就行。”
可是此时内阁众人都看到了刘衍的决心,此战大明将出动全部十六个军的国防军兵力,还有庞大的新式水师,总兵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八十万人!
王文镇就激动的说道:“阁老,这可是八十万大军啊!不是史书上那些虚张声势的数字,也不是包含民夫人数的数字,这八十万人马都是实打实的精锐战兵,这真是前所未有的大战啊!!”
刘衍说道:“目前朝廷要开始进行对满清开战的准备,兵力调动只是其中一项,
刘衍点头赞同,对岳明问道:“如此可以节省多少钱粮?”
至此,为收复辽东之战准备的钱粮问题已经解决,刘衍随即在会议上签署了几道命令。
众人纷纷看向了郑芝龙,刘衍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命令民政部立即开始征召民夫的工作,以山西、河南等地的贫苦百姓为主。
目前商务部下属各商社的库房内,还有一部分备用的钱粮,宋公明想了一下,说道:“商务部可以拿出三百万银币、两百万粮食。”
刘衍微微皱眉,说道:“如此,还有上千万银币、四百几十万石粮食的缺口。”
刘衍又称赞郑芝龙几句,而后说道:“另外还有一事,要与郑尚书商量。”
“阁老请吩咐。”
刘衍说道:“前日本公接到了皇明军事学院的上报,郑成功和诸位原郑军将领的表现都非常出众,眼下大战的准备事宜已经开始,本公看,就让诸位提前毕业,进入军中做些准备吧。”
郑芝龙闻言大喜,没想到刘衍这么快就要安排郑成功和郑家众人,当即说道:“全凭阁老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