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零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大军阀 > 第五百八十二章 开始增加的税收

第五百八十二章 开始增加的税收(2 / 2)

“嗯,好。”

如今既然国库充盈,便可以提前准备一笔资金,等待新式福船定型之后,便可以尽快批量打造。

“阁老放心,属下回去便着手安排。”

“是。”

而灵山卫城也改为县级城池,朝廷设立知县进行管辖。

岳明也早有准备,此时说道:“阁老放心,虽然如今朝廷开支浩大,新政、军改之策全面推行落实,各地新式学校大批兴建,各地驻防军大规模征召,装备部大规模打造兵备等等,还要供应数十万国防军的日常消耗,但是以现在朝廷前三个月的收入情况来看,还是有不少结余的。”

刘衍的脸上也挂满了笑容,如此计算,那今年大明的财政收入至少也可以达到一亿两以上!

刘衍点了点头,心中顿时有了底气,于是说道:“这样,财政部先拿出一千万两银币的资金,这笔资金要专款专用,用作大明新式水师的筹建资金。”

最后刘衍总结道:“所以,如今朝廷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先稳定内部,然后再目光向外!”

“哈哈。”

刘衍大笑起来,对岳明说道:“好啊!如此看来,我大明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朝廷至少可以不会再为钱粮发愁了。”

刘衍一进门,就看到财政部尚书岳明已经等候在这里了,便说道:“免礼吧,咱们坐下说。”

刘衍出了御书房,便朝着内阁官署走去,跟在身边的侍卫远远的跟着,始终距离刘衍有几步之遥。

岳明闻言,心中顿时激动了起来,心中暗道:“看来阁老是有意出兵山海关,收复辽东了?”

岳明没有说话,但是脸上的笑容却是止不住的,显然已经回答了刘衍的话。

刘衍心中顿时警觉了起来,先是感谢崇祯帝的支持,然后便与崇祯帝又说了一些话,然后说道:“臣还有事需要处理,就先告退了。”

“是。”

谁知刘衍紧接着便说道:“你们各部合议的时候只是讨论资金的数额,可不要理会错了,本公暂时还不准备出兵收复辽东,因为我大明内部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理顺,这些内部事务关系到我大明今后数十年、甚至百年的国运兴衰,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是,属下明白了。”

没过多久,吴国金便急匆匆的赶来,刘衍

刘衍说道:“无妨,灵山卫是咱们的老地盘,那知县也是原本伤残退役的新军千总,靠得住。”

在这份奏章中,主要的收入是商税、财产税、关税等其他赋税种类。

岳明大吃一惊:阁老怎么又突然跳到了新式水师上面去了。

吴国金闻言并没有表现出很吃惊的样子,而是说道:“启禀阁老,军情部已经有所察觉了,属下也已经在早先派了南镇抚司指挥使姚广明亲自带人南下。只是现在军情部尚没有掌握具体的情况,也没有掌握什么实际证据,所以并没有向阁老禀报此事。”

刘衍“嗯”了一声,说道:“姚广明是什么时候南下的?”

等到刘衍回到内阁官署,便立即命人将军情部尚书吴国金找来。

其实刘衍心中一直牵挂着新式水师的筹建,只是新式福船始终没有最终定型,所以便没有下令大规模打造战船。

随后刘衍问道:“现在朝廷的收支情况如何?”

不过刘衍也非常高兴了,特别是看到奏报中提到,大明各地还在不断开荒,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大明的田税数额将会非常可观。

其中商税和商会会费,以及商事部的收入,已经占到了朝廷总税赋收入的一半还多。

刘衍一边翻开奏章,一边笑着说道:“看来今年前三个月,朝廷收税的形势一定很好了。”

如今的灵山卫城虽然名称并没有改变,但是治下的军户百姓已经全部改成了民户,毕竟山东各地的军改已经彻底完成。

除了鲁国公府,前来护卫的国防军

当然,这些都是人口、土地的增加情况,朝廷又免除了人头税,所以暂时是无法转化为赋税的,只是可以增加大明的基础实力。

忽然,刘衍想到了福建之地:“福建?此事不会是与郑芝龙有关系吧?”

想到这里,刘衍心中就有些烦躁,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说明郑芝龙已经开始发力,此番的性质也就变了,变成郑芝龙暗中鼓动他人对抗朝廷。

也许在朝廷新式水师成军之前,朝廷就会与郑芝龙从暗斗演变成明争了!而这,正是刘衍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就在刘衍与吴国金商议此事的时候,忽然内阁官署值守的参谋部侍郎进来禀报道:“启禀阁老,军情部南镇抚司指挥使姚广明在外面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