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系统之前说的什么人的意愿凝聚而成?哼,她已经是个是个成年人了,早就不中二了。
系统不语,一张橘猫脸笑的十分扭曲。
“……你别笑了,猫笑起来好恐怖啊。”
虽然说可以看懂天幕上的字,但脱离了天幕以后还是大文盲认不出写不出。
为了摆脱对天幕的依赖性,也是因为民智这个玩意开不开都已经没什么差别了,还有积分等顾虑,各个朝代的掌权者捏着鼻子在各处兴办学堂。
这下可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了。
就连平日里种地的老汉也能聚在一起谈论一两句。
世人知理,也能窥出政治里的一两点风雨,于是上头下的政策一改再改,不敢再添死心。
王朝掀起了一股文学风。
“从文虽文笔稚嫩,但立意新奇,颇为值得一看。”
“唉……此文铺陈千里,却言之无物。”
“此文措辞锦绣,却缺少风骨。”
文会上,文人学习泼墨展卷,侃侃而谈。
集市上,一群老头找了一个小茶馆而聚。“嘿……没想到我老刘也有识文断字的一天,瞧瞧我这字写的!”
隔壁杀猪的老李听闻此言,凑过来一看,“你这写的跟画的一样,就是不像字!”
老刘可听不得这话,吹胡子瞪眼:“你懂什么,去去去,卖你的猪去吧!”
老李翻了个白眼,继续翻看自己的《母猪的产后护理》。
“老刘老刘,没想到你一把年纪了,居然还你那个有这本事,我家婆娘最近刚生一个大胖小子,你瞧瞧起个名?”
老刘心中直乐,嘿,真是没想到我还有给别人家孩儿取名的一天,可真有面子啊。
他沉吟一声,道:“你姓王,你儿就叫王铁柱吧!”
王某:……
我感觉你在驴我。
老刘瞥见他脸色不好,连忙找补道:“取自:坚韧之铁,柱国之器之含义。”
“你听听,多有排面啊。”
王某稍加思索,王某信了。
于是小王喜提王铁柱之名,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