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让熊奥人内部很不满,这枪炮弹药可没少给,早期的落后弹药是不要钱一样直接送,哪怕是先进采用无烟火药的先进枪炮都是送了一批过去,军事教官也派了不少。
就扶持力度而言,其实并不比大乾人扶持派差多少。
但是奈何国王派系的人是烂泥扶不上墙,不管怎么扶持都是一路败仗,从北部一路败到直布罗陀海峡沿岸,再败下去可就得彻底完蛋了。
等国王派系完蛋后,亚历山大派系上台控制了麦丹王国,这和大乾人亲自控制麦丹王国也没啥区别了。
到时候,大乾帝国和熊奥人之间,就会在直布罗陀海峡里直接交锋,这是熊奥人所不愿意看见的。
但是不愿意又如何?
不亲自下场的话,国王派系就要完蛋了,麦丹王国也要完蛋了,后续直布罗陀海峡的安全就无法保障。
亲自下场的话又会引起大乾人亲自下场,一旦大乾人的陆军亲自南下,没有任何一个熊奥人认为自己可以在直布罗陀海峡北岸的麦丹王国挡住他们。
再自大的熊奥人,也清楚大乾人的海军固然厉害,发展迅速,但是大乾人的陆军更恐怖!
怎么办?
熊奥人内部争吵了几天也是没有得出一个结果来,这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军事问题,还得考虑国际环境问题。
怎么说,嗯,很多国家都很期待大乾人和熊奥人因为麦丹王国打起来!
尤其是汉斯王国,他们早就向大乾人秘密表态了,在麦丹王国问题上,汉斯人站在大乾人这一边,你们放心的打,大胆的打,最好一路打到直布罗陀海峡,然后登陆熊奥王国。
人家汉斯人巴不得大乾的战略重心南下,最后和熊奥王国爆发战争。
多好的事啊!
其他国家嘛,也是乐于看见大乾人和熊奥人打起来的,一个持续强盛的大乾帝国对汉斯王国来说不是好事,对其他国家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最好是狗咬狗,一起咬死算了。
几十年前的恒奥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少不了其他国家的推波助澜。
各国的态度,其实熊奥王国的人很清楚,嗯,大乾人也清楚。
所以哪怕双方都知道直布罗陀海峡很重要,但是一直都是克制着,双方都没有亲自打起来,只是打着代理人战争而已。
但问题是,现在代理人战争眼瞅着就要分出胜负了啊!
接受失败?熊奥人不甘心。
亲自下场顽抗?熊奥人又没信心……
这是两难的选择,为此他们纠结的很!
但是战争却是不会因为他们的纠结就停下来,王子军的领袖也是想要尽快的结束内战,避免大乾人和熊奥人在麦丹王国的土地上来一场生死大战,那样的话,对大乾人或熊奥人来说结果如何难说,但是对麦丹人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到时候他们要是围绕着麦丹王国的首都安丹打起来,恐怕整个安丹都要变成废墟。
两个大国之间的交战,可比他们自己打内战的火力强多了,他们自己打也就是动用七十五毫米口径左右的野战炮,顶多就是有少量的重炮。
但是两个大国如果打起来,估计一水的重炮,并且还会有战舰的重炮参战。
到时候,估计三百毫米口径的炮弹会和雨点一样落到安丹城里。
为了避免意外,尽快的结束内战状态,亚历山大也是顾不上伤亡损失了,直接就对安丹城发起强攻,同时也是开始联系国王派系的人,如果对方愿意放弃抵抗,他甚至愿意给现在的国王授予大公头衔,其他人也都能保留荣华富贵。
随着安丹城内的局势进一步恶化,熊奥人也是终于做出的决定,不能再拖了,好歹也打一打,不然丢了安丹城影响太大。
但是,为了进一步刺激到大乾人,避免演变为两国的公开宣战,因此他们不会公开参战!
怎么搞?
熊奥人一声令下,他们驻防在安丹城沿海港口军事基地内的一个步兵师,直接脱下熊奥王国的军装,集体退役,同时集体脱离熊奥王国国籍,并加入麦丹王国的国籍,然后加入国王军派系。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一万多人是正儿八经的熊奥王国陆军部队,但是人家也同样直接退役,甚至连国籍都退了,并加入了麦丹王国的国籍,不管从那个角度来看,这些人都已经是麦丹人了,既然是麦丹人那么加入国王军派系参战自然也就没啥问题了。
这样的操作,让大乾帝国方面的人看了都是无语,您们这是玩掩耳盗铃呢!
得,既然你们这么玩,那么我们大乾人也奉陪,不过大乾人不搞什么放弃国籍之类的,主要是大乾人的军方一向来都比较高傲,是不会甘愿放弃大乾人身份变成麦丹人的,哪怕只是临时的。
所以大乾人用了另外一套办法,那就是以退役志愿兵的模式。
原部署在西部的第十六步兵师集体退役,然后以私人名义进入麦丹王国加入王子军派系。
一个换国籍,一个搞志愿军,大乾人和熊奥王国既不想放弃麦丹王国要亲自下场,但是又想要控制战争规模避免全面战争。
甚至连派遣的兵力都是一样多,大家各一个师,不多也不少。
这麦丹王国的内战,一时半会估计还得继续打下去,这种情况对两大国而言是有心里准备的。
作为麦丹王国上一任国王的长孙,亚历山大虽然年幼就被迫离开麦丹王国,流亡于大乾帝国。
但是被迫少年就流亡他国的亚历山大,内心里对麦丹王国的热爱却是丝毫不减,这些年来,他是看着麦丹王国在熊奥人的支持以及胁迫下,以弹丸之国的国力武装出来了十多万大军。
这么多的大军,还是装备了先进后装枪炮的军队看似庞大无比,但是这样的军队的庞大耗费,根本不是麦丹王国所能够支撑的起来的。
麦丹王国内没什么丰富的矿产资源,就连可耕地也只有北部东海岸平原以及南部的部分沿海地带而已,平日里也就只能依靠林木出口以及给通过无尽海的部分商船提供补给赚一点。
整个麦丹王国的人口也就六七百万而已,经济非常的落后,别说什么工业化了,就算是想要吃饱饭都不容易。
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维持一支十几万规模,并配属先进武器的军队。
硬要维持的话,那么就是要剥削更多麦丹人的血汗钱,甚至是民众的口粮。
在十几年前麦丹王国政变之前,虽然麦丹王国也穷,但是好歹还能勉强过日子,但是自从亚历山大的叔叔周歧通过军事政变上位后,大力扩展军备,甚至要和熊奥人一起联合起来对抗大乾帝国。
每年都是耗费了无数的军费,民众的日子是一天过的不如一天。
这种情况,让亚历山大这个远离故乡的人看着都心痛无比。
那可是他的国家,他的子民啊!
少年时期亚历山大就立志有朝一日回到麦丹王国,并重新带领麦丹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为此他积极向大乾人靠拢,并获得了大乾人的支持,同时联络北部地区的偏向于大乾人血统的麦丹人族群,并获得当地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