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望这么说,彻底颠覆了两个丞相和文武官员的思想,两个丞相现在也是江郎才尽,其他的文武官员更是战战兢兢,如同穷途末路的野兽,惶惶不可终日。
“皇儿如何是好?”张献忠和孙可望说话之间,铺天盖地的吴军从
更准确的说是清军。
刘进忠这些残兵败将早就撤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第2波冲锋陷阵的2万鞑子兵。一看山上乱套了,知道是5位武林高手得手了,吴三桂大喜,命令第2梯队冲锋。
冲在最前面就是大清的英亲王阿济格和贝勒博洛,这些满清鞑子一边往上冲锋一边放箭。
眨眼之间,鞑子就夺下了南山口,然后往里冲冲,他们见人就杀,见人就砍。
“父皇,为今之计唯有撤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孙可望道。
那么厉害的孙可望可望、号称军中一堵墙,现在也怂了,谁让现在张献忠没有武林高手助战呢?
武者为尊,不服高手是不行的。
孙可望早就长了记性。在没遇到大明武帝崇祯之前在宜昌,在重庆,在夔州他也是很狂的。
吃一堑长一智,现在的孙渴望也完全认识到了武林高手的重要性。
张献忠也知道,如果不撤退唯有等死。
别看吴三桂的人马不多,但全是精英,清吴联军的战斗力,他们是领教过的,再加上有几位武林高手,他们根本没个打。
更何况更何况现在抚南王刘文秀、后军大将王双礼他们现在杳无音讯,即便他们把银子和粮食弄来,也难以突破吴军的连营,运到山上了。
没有军粮,他们也不会在此长久的。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父皇,您这样走可不行。”孙可望知道山下,吴军已经封锁了路口。
张献忠也觉得干儿子考虑的周到,别看张献忠的武艺不差,那也是炼体境8层的后天高手。
论单挑的话,他和李自成有一拼。
但毕竟贵为大西军的皇帝,不能成为众矢之的。
逃跑的时候就不要摆皇帝的架子了,化妆是必要的,这叫金蝉脱壳之计。
其他兵将死的再多,只要有他张献忠在,大西这杆旗帜就不倒。
张献忠打定主意,很快脱了龙冠龙袍,扮作一个军中小卒。
插旗岭上的王承恩和崇祯他们看的心中好笑。
王承恩道:“献贼号称八大王,又自封大西军皇帝,手下号称雄兵多少万,厉害的不行,来到凤凰山还准备东山再起,这么快就完蛋了?”
王承恩有点不可思议,这个张献忠败的也太快了。
心直口快的李默然道:“公公,爷不是早就料到了吗?大西军气数已尽,张献忠这次完了!”
听了他们二人的话,崇祯笑着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