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零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朕又突破了 > 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结局】下

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结局】下(1 / 2)

钧空死亡的这一刻,他以法力演化缔造的各类造物,包括巫墓内残存的几名大巫,全都发出不甘的咆孝,像是被一股道力吞噬,烟消云散。

“钧空死了!”

“被人皇正面击杀!”

钧空的死亡,整个寰宇都有气机上的变化,连星辰也变得光芒暗澹,元气的潮汐衰减。

远处观战的一些不朽,立即就生出感应,震撼至极,心里惊涛骇浪。

人皇和钧空这一战,带来的变数和影响巨大,没有人能平静以对。

钧空被杀,将形成一系列天翻地覆的改变。

而在赵淮中的位置,永恒仙光耀动,内部无数符号流转。

每一枚符号,便对应一种天地规则。无数规则相连,相合,构建出完整的天地寰宇运转规律,包含着过去现在未来,直指永恒。

仙光如球,其中有数枚符号闪烁升起。

赵淮中探手轻触,那几枚符号如有灵性般从仙光内分离,和他的指端相融。

“仙台柱进入这方寰宇时就是断裂的它背后的仙光指向永恒,但只具备永恒的一部分力量,远不是全部,想真正达到永恒的境界比想象中更难。”

赵淮中查看着融入记忆的符号带来的讯息。

仙台体系是早于起源之初就诞生的神秘造物,而祖龙则从仙台核心的起源石殿内诞生出世。

赵淮中通过永恒之光,照见了这个纪元之初的诸多天地之秘。

但仍有疑问在心底浮现,仙台体系最初是一种近乎起源的先天神物,因为漫长岁月的积累,献祭,有了这么多神异,还是在更久远的时间前,是人为创造的东西?

此时,赵淮中伸手虚握,仙台柱连同永恒之光同时消失,返回了大秦的宗庙石殿。

赵淮中看向钧空的尸骸。

他仍是大巫的战斗形态,眉心崩裂,体内每一处细胞的生机都被湮灭,没有哪怕半点生机。

他的一切,都被赵淮中的力量抹除,覆盖。

其死后,要破空飞走的混沌甲,也被赵淮中的力量包裹。

片刻后,赵淮中从钧空身上,收摄出一缕缕先天之光,每一缕光曦内,就对应着一件先天器物。

这些是钧空的遗产,他制霸寰宇漫长的岁月,所得无数,尽数被赵淮中继承!

“这老阴逼还有这么多布置,没来得及动用,幸亏死了”

钧空的死亡,让他过往所有的安排也随之消散不存。

最终,钧空的尸体,被赵淮中收摄缩小。

他虽然死了,意识磨灭,但尸体内依然蕴含着庞大无匹的能量。

赵淮中收了钧空的尸骸,转身往三界返回。

三界外,失去赵淮中的神念引导,众生的精神力量有如浩海归流,返回各自体内,失去了共聚的基础,盘古也在天外徐徐消散,归于众生和天地之中。

三界外,盘古纪,巫墓,这两座先天世界,在钧空死后同样成为赵淮中继承的遗产。

三界形势初定,破损正在老子等人的道力推动下逐渐恢复。

不过此次灾劫,三界的核心气机遭到冲击,时间虽短,恢复起来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人间。

咸阳城头,伫立着秦后姜姞,穆阳静,乃至众嫔妃。

风吹来,众女的裙裾飞扬。

“陛下”

当看到赵淮中出现在天际,众妃满面雀跃。

城池内外,无数民众,秦军,欢呼如潮。

喜悦的氛围传遍人间,遍及三界。

经此战,三界将彻底安定下来,进入休养生息的漫长过程。

这天晚上,赵淮中再次进入宗庙。

开启仙台背后的空间。

在无边的混沌海洋深处,永恒之光皎洁温润。

赵淮中来到仙光旁,放出神念和永恒之光交融。

周边铺展的混沌海洋缓缓分开,原本被混沌覆盖的区域最深处,出现了一道水流般的空间入口,涟漪荡漾。

“和套娃似的仙台又有了后续。”赵淮中莞尔。

通过永恒仙光才能打开的这道空间之门背后,便是仙台的真正起源,蕴含着仙台的来历。

它是从门后的地方,来到了这方寰宇时空

秦皇十五年,冬!

三界外的广袤时空,有两座气机浩古的先天世界,正在相互交融。

这两座世界内,天地初分,有生命的烙印在诞生,追朔着起源。

是赵淮中在演化开辟巫墓和盘古纪,对这两座世界进行祭炼,推动其开天辟地。

两座世界相融,构建轮回,对应生灭,五行初分。

其内清气上升,浊气下沉,天空在不断变高,而大地持续增厚。

过程中衍生出无数的玄妙。

世界内万物再造,山峦拔地而起,漫长的时间当中,地壳不变演变,相互碰撞,催生出新的山峦。天空电闪雷鸣,水气汇聚,大雨瓢泼。

最终雨水又在世界内的大陆板块低凹处,聚集成江河湖海,为诞生生命奠定了基础。

秦地咸阳,书房里,老子,孔圣,通天教主等一众大老,正在前排吃瓜,隔空眺望赵淮中开天辟地,催生两座世界的变化。

那世界内的时间流速和外界不同,种种变化,一目了然,对他们有着难以估量的好处。

而不远处,赵淮中身居主位。

他的一缕主神念在推动先天世界的演化,目光开阖间,却是洞察看穿时空,超脱在规则之上,眺望着中土未来的兴衰,遂起笔写下一行行批注,似乎在进行某种安排和布置。

“人皇已经决定了要迁居仙界?”孔圣抿了口茶,问道。

赵淮中在一张帝诏上写出道统传世四个字,对众圣说:

“朕欲在人间留下通仙之途,推动三教九流,长兴不衰,以佑人族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