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夹带私货(1 / 2)

朱豪知道崇祯皇帝是最后一任大明皇帝,估计十几二十年之后,明朝就要灭亡了。

具体是哪一年就不知道了,想想就郁闷。

还有十余年,这方繁华的景象就面临刀兵之灾,到时候就是血流成河了。

到时他要何去何从呢!剃头是不干的了,难道要做舟远遁!下南洋!

正在胡思乱想间,坐在屏风口位子上的左良玉,从这时候提醒朱豪,木屏风外有人要求见朱豪,了。

朱豪心里嘀咕一下,“拜托,这是在明朝,下班了,还有人找!”

一会儿刘小驴,领进来两人。

朱豪抬眼望去,前面的人好像很眼熟,上下打量了几眼,正是今天中午在自家小码头见到得,穿着朴素之人席小七。

席小七是台儿庄运河的沙船帮管带,就只是在台儿庄运河那短短200里,那帮漕船上的人帮闲,不算是军户只算是大运河船户。

朱豪颇感兴趣的就是明朝人的装扮,此时的席小七头上戴着缨子帽儿,丝绒鹤氅,白绫袄子;脚下细结底陈桥鞋儿,清水布袜儿;手里摇着洒金川扇儿。

席小七居然,摇身一变成变成了,‘西门大官人’一副明代商人模样怪有韵味儿。

人在衣裳马在鞍,可能是为了对外的交际顺畅,打造一份“面子工程”,朱豪在他们那个年代就深有体会啊!

”参见三爷,“

”三爷吉祥,“

朱豪才看清,席小七后面还跟着矮小之人,约莫40到50岁胸前一把银须,精神矍铄,板灵活健壮,一看就是走船的,见了朱豪,他和席小七就要跪下行大礼。

朱豪有可能是初到贵境,很不惯明朝人的跪拜之礼,就挥了一挥手,沉声说道:”你们两位,这不是衙门,起来说话。“

席小七赶忙站了起来,忙让矮小老者,把那礼品摆在桌上。

”这是何意?“朱豪平静的看着,桌子上的那一堆礼品。

席小七赶忙答道,“这是沙船帮的一点小小的敬意,这位是停泊在福字码头漕船上的,徐州卫总旗王永信,他有事求见你,这不三爷您来了福临门,我们就赶紧过来拜见您!”

朱豪脑袋里面搜索沙船帮,这一帮在山东运河上讨生活的运丁和船夫自发组织的船帮,就好像他们那个年代的工会。

当然,明朝早期中期,对卫所运丁惩处是非常严厉的,明朝的运丁都是在卫所军中补选,没有涉及民间。但中后期,每况愈下,运力补充不上,就只能雇用民船了。

明代漕运先后经历了“海运”、“海陆兼运”、“支运”、“兑运”、“改兑”五种运法。“改兑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漕运方式,堪称军民两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