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零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带个手机混明末 > 第18章 10万石粮食

第18章 10万石粮食(2 / 2)

徐州到韩庄有个一百几十华里,徐州自从京杭大运河改线,越发的落寞,徐州过来台儿庄的沙船,皆由年久失修的河路,以人力挽拽而行。

一百几十华里整整拽了十天,慢的像蜗牛。

现在人做过实验,正常来讲,漕船从南方载漕米至通州后,空载返回淮安之际,需要航行64日。

以2760里的路程除以64日航程,每天的平均航行距离为43里。这个速度相对装载漕米北上时的速度快60%。由此可知,是否装载货物,对漕船行驶速度的影响很大。

但是实际上,大明政府限定漕运的期限,淮安至通州坝二千七百六十里为限一百日。

由此可知,漕船的航行日数有着如上的限制。

山东省内运河共1302里,限40日,故每日平均航行32.6里。

跟朱豪估计的差不多,太监王承恩的二十几条沙船,怎么也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赶到韩庄闸。

那时韩庄闸都封了,这是敏感时期,朱豪这个没入流的小官,只有另想办法了。

朱豪皱着眉看着,福字码头5号栈道两边的沙船,小声问着福东海:”你们运走粮食,那些漕船上的漕丁,该如何处置?“

福东海随意的答道:”五十六艘二等沙船上面的带队的副千户是相熟之人,他晓得关系的厉害,再说,大掌柜给了他两千两的水脚银,他正和一帮手下,在快活楼,逍遥自在的很呢。”

朱豪沉吟了一下讲道:“那这些沙船,回去的时候,没有人操作,大冬天的,在水里泡着,不是白白瞎了。”

福东海解释道:”带队的副千户是徐州卫的,很识相,早就躲得远远的,最近运河上,新成立了一个沙船帮,跟着那个副千户运河里淘水吃啊!“

实际上朱豪不知道,明末漕船短缺,漕粮在南方堆积如山,不是雇寻民船入运河,就加派军船加带。

雇寻民船的价,在隆庆时“每船费水脚银七八十两,少亦不下四五十两”,崇祯时“每只费价大者伍陆拾金,小者参肆拾金”。

这笔费用无一定来源,先时从原备盘剥的轻赍银内动支,“倘有不敷,借倩累军”,一度以所缺运船上的运军行、月粮支给,后来则由地方有司支给。

船户应得水脚银,常被剋扣,漕船经过关还免税,招募百姓船就没有一个逃脱的人,锁吊拷打勒,数而且倍的。

受雇人上了运粮船上,的确是一场灾难,每次遇到雇募,船户有扬帆逃走的人,有一些船的人,有沈河的人,避之唯恐不及。

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的朱豪,还不了解这些事,即使了解了,凭他的能力也就是保卫,韩庄镇附近民众不被雇用而已。

福东海望了望天,码头的夜空,黑沉沉的福东海继续说:“三爷,5万石漕粮今天晚上一定能搬空。”

朱豪很无语,在朱豪看来这么天大的一件事,居然给,大掌柜和福东海轻描淡写就给做成了!

简直不可思议!

要是论漏洞,还是有一些的,了。

但是明朝官府那体制,什么都是慢半拍,要追查起来,朱豪估计半年左右了,那时黄花菜都凉了,从何追查的起呀!

闸官所河道在码头的西侧五六百米的,土石两坝上。

闸官所河道建制要比台儿庄的闸官署河道规模要小一圈。